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税务内控疑点处理流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税务内控疑点处理流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公司内部查账的方法与技巧?
- 想做长线,怕踩雷,怎么躲避财务造假?
公司内部查账,方法是直接查公司银行公账户对账单的余额,以及查各类记帐凭证出纳账,分类账及总账余额。
技巧就是向财务人员称,需要重新制定新的财务核算规划方案,而要求财务人员提供上述账务材料调查。
操作方法
01
一、审计查账中应该注意的关键点分析。
1
本文试着从财务分析与数据处理的角度,探讨对容易忽略或者容易出现财务隐患的三个点,来一一探讨。分别是应收账款、负债类科目,费用类支出。
02
二、应收账款处理。
1
应收账款,是审计环节绕不开的一个因素。企业的基本运营与 这个科目关联密切。企业有了销售,钱款到底是否回笼。资金是真实的进入工资现金流,成为进一步生产的积淀,还是仅仅在应收账款的科目中躺着睡觉,以数字的形式展示?
想做长线,怕踩雷,怎么躲避财务***?
如果投入的金额足够大,我建议你除了阅读披露出来的信息,还可以进行网络信息订阅进行舆情监测。
但是,还有一个方法似乎更直观有效,那就是实地感受。为了说清楚这点,给你讲个小故事。
我曾经在某跨国企业中华区负责信用审批工作,也就是赊销额度管理。有一天,某销售兴奋异常,说经过长期公关和服务,某个潜在大客户终于会下订单了。但是,根据公司信用制度,是否交易仍然需要信用部门审核通过以后才行。
我作为主审,查阅了报表以及网络上的一些信息,发现了一些疑点,那就是这个潜在大客户在走下坡路。我决定到现场感受。
我和同事来到了潜在大客户的附近小店,***借消费打听小店老板对这家潜在大客户的印象,了解到这家企业最近半年,人员经常异动,更令人震惊的是,该企业近一年多来经常欠薪,最近差不多两个月没发工资了。
然后我们随业务来到了这家企业,一进门几条大狼狗在狂吠,办公楼摆满了红木家具,豪车好几辆,看起来非常有实力的样子。经过一个很长的过道,我来到了老板的办公室。刚准备坐下,听到老板接了一个内部电话,说是来了一批货,主管叫不动员工需要老板亲自出面。
看到这里,我心中已经有了答案。所以,简单寒暄了几句我们便起身告辞。回去后我否决了与这个潜在大客户的赊销交易,除非现金结算。果不其然,不到半年,这个潜在大客户倒闭清算。
我说这段往事,是想告诉大家,虽然做长线的价值投资是很正确的选择,除了仔细研读财报,更要看重表外事项,看报表尤其细读附注,往往字越小越重要。还有,若投资额足够大,到现场感受感受吧。
想避开财务***,从财务报表多少能看出点猫腻,能让你避开90%以上的财务***,接下来我从实际案例分析下吧。
一、有息负债过高
银行借款、应付债券这些负债多了会影响公司[_a***_],造成经营不稳定,如果一家公司的经营只能靠银行、债权人借钱才能维持,而且要付出高额的利息,那么这些公司再没有改善这种恶性循环的情况下,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避开它,防止踩雷。
有息负债率=有息负债/总负债。这个指标是衡量公司有息负债占比多少的,而通过这一个比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知道一家公司的负债质量,一般来说当然是越少越好。要知道企业的经营就是要获取其他企业的款项,形成自己的无息负债,例如预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等。这些才是企业对产业链产生价值的财务表现,这些获取不了那么企业在产业链中处于和弱势的地位。想要经营下去只能通过有息负债的支持,大大加深了企业爆发经营危机的概率。下面这张图让我们看看格力的财报。
格力电器的高资产负债率主要是因为应付类科目占据了总负债的大部分余额。在 2011—2017 年经营性流动负债的占比很高,所以说一家在经营活动中获取很多现金流的企业跟大幅缺乏现金流的企业一样,资产负债率都很高。区别在于有超强获取现金流能力的企业在负债端更多的是经营性流动负债,大幅缺乏现金流的企业在负债端更多的是银行的借款和有息债务。
二、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是企业财务***的重灾区,俗称“白条”,指客户可以先拿货,后付钱,这九造成了很可怕的问题,如果客户是老赖,这些应收账款很容易变成坏账。***如一个企业应收账款突然大幅增加,那么就要警惕了。
三、存货
存货,相当于被占用的“现金”,一旦存货增长幅度过快,企业或者市场没有传达出企业的产品销售正旺的行情,那么很有可能是出现了存货的积压。存货多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是市场需求太好了,我得多备货;二是市场需求惨淡,错误估计了市场行情,导致企业存货生产多了卖不出去。
存货过多有以下几个问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税务内控疑点处理流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税务内控疑点处理流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