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内控风险体系,财务内控风险体系包括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财务内控风险体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财务内控风险体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银行全面风险管... 显示全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财务内控风险体系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财务内控风险体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
  2. 费用报销内控风险如何规避呢?
  3. 企业内控体系如何防范和化解风险?
  4. 有大神能讲讲财务内控吗?

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

为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近日,银监会正式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素:

(1)风险治理架构(2)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3)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4)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质量控制机制;(5)内部控制审计体系。

财务内控风险体系,财务内控风险体系包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以下4个方面

1.风险治理架构B.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2.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质量控制机制

财务内控风险体系,财务内控风险体系包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内部控制和审计体系

4.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

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在银行管理领域指银行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银行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财务内控风险体系,财务内控风险体系包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费用报销内控风险如何规避呢?

严格执行权签等级制度:以级别最高的业务人员来报销费用,保证公司权签等级;

强化业务工作通报机制:在明细账之间建立业务通报机制,共享中转科目使用,互相检查

加强预算管理:优先审批支付预算内的费用或付款,超过预算额度的业务活动需要特别审批;

防止预提费用失控滥用:通过当期计入的费用发生额与反冲额对比来判断预提的准确性,对合理范围外的预提差异进行警告或整改处理;’

借助费控报销软件实现信息化管理:引进融智天费控报销或预算管理软件等信息化系统,协助管理公司的费用报销,规避内控风险。

企业内控体系如何防范和化解风险?

企业内控体系目前是很多企业都在***用的,对于避免企业的决策风险、信用风险等企业已知和未知风险有一定的规避作用。

就我们的实战案例而言,企业的内控体系从下至上分为三个层面,信息层面的控制、业务层面的控制和经营层面的控制。

但是你所说的怎样防范风险的问题,要因企业的不同情况来对待,看它所处的发展阶段、规模和企业股权结构形式等等。

给你举个我们做过的案例,某农业集团是当地规模前三的大型农牧饲料企业,分子公司数量较多,要想实现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控,我们面对复杂的集团化内控体系建设,就必须要找到突破口和关键点,最后我们经过实地调研、访谈,最后决定先从财务着手进行内控体系建设,最终成功的完成了该农牧集团的内控体系建设工作。

有大神能讲讲财务内控吗?

财务控制是指对企业的资金投入及收益过程和结果进行衡量与校正,目的是确保企业目标以及为达到此目标所制定的财务计划得以实现。

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较小,资本实力较差,发展时间一般不长,受自身体制和外部环境影响大,财务控制方面往往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财务控制制度不健全、[_a***_]管理不当等。

完善的财务控制制度有利于提高单位经营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目的。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可以从以下四个方向入手:

建立财务控制制度

现金流量预算控制

应收账款控制

财务风险控制

关于财务内控的内容还有很多,就不赘述了,希望能帮到你。

就“财务内控”这个问题而言,其实专业上来讲称之为“财务内控”还是比较片面的,但为为何出现这样的叫法,个人认为可能源于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往往由财务部门牵头、发起到最终落实,另一方面从内部控制的历史发展的经历来看也是从财务域逐渐发展而来的,与因而把“内控”冠以“财务”之名也就无可厚非了,接下我先“内控”由来,再谈“内控”是啥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谈一下”内部控制”发展的前世今生

     “内控”的出现,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内控活动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列如古罗马***取的“双人记账制度”和我国西周时的周礼审计制度。

“内部控制”理论正式形成的第一阶段内部牵制阶段(1905-1936):L.R.Dicksee最早提出内部牵制;1930年George E .Bennett 于1930年给内部牵制制度下了完整定义,这一阶段主要以保护现金和资产安全及账簿记录准确性为主要目标;

“内部控制”理论正式形成的第二阶段内部控制阶段(1949-1958):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ICPA)首次提出内部控制定义,增加了管理控制以提高经营效率,这个阶段内部控制就从财务部门向整个管理层级延伸出来了,随后1988年,CICPA颁布《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融入了控制环境及控制程序,确立力内部控制结构

 “内部控制”当前概念就是源于19***年,CICPA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形成了COSO框架,增加了遵从性目标

接下来,我来谈“内部控制”是啥:这里***用COSO的定义,内部控制是由一个主体的懂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的,旨在针对实现以下类型的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一个过程:1、经营有效性和效率2、财务报告可靠性、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

此框架可归纳为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

内部控制框架在不同的国家市场也有不尽相同的描述,内控引入我国,财政部在2010年在此基础上也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当然要充分理解“内部控制”这个概念还是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作为一般了解应该是就够了

一个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流,对于小微企业来讲做好资金进出的管理至关重要甚至影响生存;多年的管理经验及十年创业经历感悟分享如下:

1,管好收,应收尽收;小企业尽量不做有帐期的生意,除非客户相当优质;宁愿让利给客户(如收银行承兑)都不欠帐。

2,严控支,能省则省;小微企业活下来是第一要务,一定要量入为出,付款要严格按照急重缓轻的顺序,把保业务运行放在首位。

3,作好财务日报,日结日清,监督有序;穷人的米是有颗数的,当家人要清楚业务进行状况,明白家底,稳妥出手。

我讲讲自己的经历供大家参考:

此前我在一家公司担任总经办负责人10年以上,其中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内控。

可能范畴不单纯是财务,包含公司经营的管理控制,但核心是财务。

首先,预决算体制是核心。

内控最重要的就是保障股东的收益,所以必须从宏观上有政策和措施让财务核算有合理的盈余,所以要从成本和费用上有明晰的大账!

其次,内控的目的不仅是利润,还有未来!所以要管住成本费用,但不能管死手脚,这就要求内控要从经营出发,加强和生产、经营部门的沟通,目的是在控制成本的时候支援前线!今天的控制要考虑好未来!

其三,内控要和绩效考核挂钩才能真正起作用!

把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结合起来,不仅是管控,还要拉动,才能形成合力!让内控成为各部门的习惯!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与执行的政策及程序,内部控制就是公司里的规章制度。
对公司内部控制不断的进行调整约束规划评价以及控制便可以合理的保证经营的效率及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但是要合理保证以上内容还需要公司的治理层和管理层以及其他人员一起来设计实施和维护才能够使内部控制发挥作用。

***加载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财务内控风险体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财务内控风险体系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0591hsz.com/post/50542.html

dfnjsfkhak 2024-09-09 05:24 0

回答数 0 浏览数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