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湖北财务管理案例大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湖北财务管理案例大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有湖北省商务局这个单位吗?
- 湖北荆州市财政状况好吗?
- 事业单位有哪些?分别是什么职业?
有湖北省商务局这个单位吗?
省是叫商务厅,地级市才叫商务局,比如黄冈市商务局,黄石市商务局,鄂州市商务局等等,省级是叫湖北省商务厅,省级的直属单位大部分都是叫厅,比如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公安厅等等,这是常识问题,在这里就不过多解释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湖北荆州市财政状况好吗?
荆州没有高端产品产业链,没有一家世界500强龙头企业,没有大型科研机构,更没收入很高的群体,想要发展服贸产业,拿怎么东西去发展?财政状况好坏跟这密切相关。
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地区发展经济,如果没有高端产业制造链,没有高收入人群,发展其它行业拿什么去做支撑。就象现在的柬埔寨,孟加拉国那样低端产业链,低收入人群,过着痛苦不堪的生活。
财政收入和所在地生产总值密切相关,不抓工业部局,不引进有实力,有产品前景的大型企业。荆州不可能腾飞,而且财政收入会日渐枯萎。
荆州的外流人口,排在湖北第二位,这不是怎么好事,应该引起有关方高度重示。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看下荆州在湖北的经济排名。2020年,荆州排名湖北地级市gdp第四名,前三位分别是武汉、襄阳、宜昌,和襄阳比差不多落后一半了。
在全国比,百强城市里甚至都没有荆州的名字,宜昌都只排的上五十几名。
荆州在全国只能算的上三线城市,有对比就有伤害,荆州的经济落后太多了。
看这些就知道荆州的财政状况好不好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很长一段时间,荆州的财政状况并不好。关键在于荆州工业基础弱,没有像宜化、荆门石化这样一家可以撑起半边天的企业。最大的纳税大户就是松滋的白云边酒业,相对而言松滋的财政状况最好。
相信风雨过后是彩虹,荆州的财政状况会一年比一年好,当前正处于突破前的发力期。
近年来,荆州凝聚“三命共识”,大抓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和营商环境,长年派出1088名招商干部、284支驻外招商队伍,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驻点招商,全面打响“招商阵地战”“投资立体战”和“‘双优化’攻坚战”。 截至目前,全市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33个,签约总金额4082亿元,完成全年招商引资目标的122%,同比增长93.4%。荆州招商引资成绩亮眼,项目量质兼备。荆州已经跻身于全国18个投资热点城市之一。
当前,荆州已经有15个百亿以上的项目落地,其中美的空洗冰、玖珑纸业、亿钧玻璃等部分投产达效,总投资460亿的荆州华鲁恒升明年二季度有望投产。
相信3年之内,随着荆州这一大批招商引资企业的相继投产达效,荆州的财政状况会有明显好转,5年之内会有根本性改变。
荆州是湖北地级市,在全国属于三线城市,户籍人口637万,常住人口557万,城镇化率56%。荆州的财政状况怎样?我们通过2018/2019年大体情况,来了解一下:
2018年财政状况
- 财政总收入:212.82亿元(包括上划中央/省部分)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4.31亿元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9.27亿元
- 地方财政赤字:赤字金额224.96亿元;赤字率167.5%。
2019年财政状况
- 财政总收入:219.60亿元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9.42亿元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0.16亿元
- 地方财政赤字:赤字金额310.74亿元;赤字率222.9%。
参考意见
通过近两年来的财政收支情况看,荆州的财政状况比较紧张,财政赤字在扩大。也就是说用钱的地方多,可税收收入来源有限,这从荆州的三产结构也可看出大体情况。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8年的17.5:37.6:44.9调整为17.3:37.1:45.6。荆州的农业产业占比较大,工业经济薄弱,服务经济虽占主导,但是规模偏小,2019年荆州GDP总额2516.48亿元,人均产值4.52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34.58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33.77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48.13亿。
-谢谢阅读-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机构。根据《***中央***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指导意见》,将其化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公益一类是指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的;公益二类是指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的。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院第252、411号令),事业单位不属于***机构,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这些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还有一种是自主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3、自主事业单位又称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种主要形式,由于不需要地方财政直接拨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松对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不断膨胀的趋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湖北财务管理案例大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湖北财务管理案例大赛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