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税务筹划报考时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税务筹划报考时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税收筹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 个税如何合理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作为一种合法节税的行为,正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接受和重视。有效的税收筹划,可以通过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税收弹性、税法的差异等方法,实现减轻税收负担、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实现涉税零风险、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目标。但由于企业所处的环境、生产经营方式与管理状况以及人员素质的千差万别,导致许多理论上切实可行的税收筹划在实践中产生不了应有的效益。那么,纳税人应该如何应对,怎样开展税收筹划呢?
积极与税务机关沟通
税法的具体执行者是税务机关,许多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权和解释权也在税务机关,这就决定了税务机关在税收筹划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税收政策的解释权、执行权在税务机关,他们可根据自己对政策的理解和判断来认定纳税人的某种筹划方案是否有效。而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税收管理方式自然不尽相同,这也给税收筹划增加了实际难度。
因此,在日常税收筹划中,纳税人应保持与税务部门的密切联系与沟通,积极寻求税务机关的支持与帮助,在筹划方案、政策理解运用、具体操作上得到其认可。通过密切的联系与沟通,尽早获取相关税收政策的调整或新政策出台的信息,在一些具体的筹划操作上与税务机关达成共识,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向税务机关反映从而向上级争取政策支持,避免和减少无谓的损失,增加收益。
企业内部要通力协作
一般来说企业和个人在开展税收筹划的时候,更多的关注点在于筹划的目的以及筹划能够带来的利益方面,这会导致忽视税收筹划内容的想象发生。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在业务发生前规划纳税,使企业合理、合法的执行税法,不交冤枉税。那么税收筹划内容主要包括些什么呢?避税筹划:是指纳税人***用非违法手段(即表面上符合税法条文但实质上违背立法精神的手段),利用税法中的漏洞、空白获取税收利益的筹划。纳税筹划既不违法也不合法,与纳税人不尊重法律的偷逃税有着本质区别。国家只能***取反避税措施加以控制(即不断地完善税法,填补空白,堵塞漏洞)。节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不违背立法精神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税法中固有的起征点、减免税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通过对筹资、投资和经营等活劢的巧妙安排,达到少缴税甚至不缴税目的的行为。规避“税收陷阱”:是指纳税人在经营活动中,要注意不要陷入税收政策规定的一些被认为是税收陷阱的条款。转嫁筹划:是指纳税人为了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通过价格调整将税负转嫁给他人承担的经济行为。实现涉税零风险:是指纳税人账目清楚,纳税申报正确,税款缴纳及时、足额,不会出现任何关于税收方面的处罚,即在税收方面没有任何风险,或风险极小可以忽略不计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的实现,虽然不能使纳税人直接获取税收上的好处,但却能间接地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而且这种状态的实现,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规模扩大。
个税如何合理税收筹划?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3%至45%的超额累进税率;
(二)经营所得,适用5%至35%的超额累进税率;
(三)利息、[_a***_]、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20%。
除此之外还有核定征收的个税,不同的税优地核定征收税率可低至1%。
主要常用于灵活用工人员,个人和慧工宝税源地服务商签订自由职业者协议,由服务商发包至有用人需求的企业,即可完成佣金发放,个税可低至1%。
服务商可给企业开具6%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可用于列支成本,同时规避用人风险;个人还可以拿到更多的收入,还能合法合规的进行完税。
每名纳税人,每年享有一次年终奖计税机会,即用年终奖总额除以12个月的商数去匹配税率区间,再用速算法得出年终奖应缴纳的个税。
在每个税档的临界值处,会存在“年终奖雷区”,简单来说就是多发1元钱,却要多缴纳几千元甚至几万元个税。
新政策下,3%税档平均月度上限金额为3000元,10%税档平均月度上限金额为12000元。
举个例子,小陈发放年终奖36000元,小贺发放年终奖36001元。小陈缴纳个税36000*0.03=1080元,小贺缴纳个税=36001*0.1-210=3390.1,小贺看似多发1元钱,实际却多缴税2310.1元。这就是“年终奖雷区”。
作为普通纳税者,大多人不清楚个税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要避免“年终奖雷区”,更多的要靠企业薪酬核算人员去研究,并***用合理避税方法。上述例子,应把小贺年终奖的36000元***取一次性奖金计税,把另外1元***用正常月度奖金去计税,瞬间为员工节税2000多元。用数学公式找到3%、10%两个税档间的平衡点。***设年终奖金额为A,除以12的商数在3000-12000之间。(超出3%上限后,多发金额等于多纳税金额)( A*0.1-210)-36000*0.03=A-36000求得平衡点金额A=38,566.67,此时,超过3%税档临界值36000元的2566.67元,多发金额正好等于多缴纳个税金额。
一般想要节个税的人都是些高薪人员,高收入固然好,但是要缴纳的税收也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个税七级累进高达45%的税率可以说是直接拿走个人所获的一半,拿高工资也有拿高工资的烦恼啊(笑)。
如果了解过上海、湖北、重庆部分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的,应该会比较收悉以下税收优惠政策:
为什么要了解这些优惠政策呢?因为个人虽然不享受以上政策,但如果将个人所得部分转化企业所得即可享受以上政策。
张三是在杭州工作的一名小有名气的全职主播,每年收入至少300万,为避免高达45%的税负张三决定在湖北园区注册个人独资与平台签订合作,之后将300万以个人所得转化为个人独资经营所得,个人独资可开票给与平台作为进项成本。
个人独资可享受复工复业政策与小微优惠政策,同时也可享受园区税收优惠政策,此时300万缴纳的税负为:
增值税:0%(复工复业政策,湖北免征增值税)
附加税:0%
所得税:1.65%(根据个人独资核定计算:300万×10%×20%-1.05万=4.95万)
1、分清收入构成。这是缴纳个税之前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首先认定收入性质,比如以年终一次性奖金方法来计税能享受较低税率,值得注意的是,年终一次性奖金一年只能申报一次。其次是区分需要缴纳个税和不需要缴纳个税的收入。比如差旅费补贴,但要注意的是我国税法规定:凡是以现金形式发放通讯补助、交通费补贴、餐补,视为工资薪金所得,计入计税基础,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凡是根据经济业务发生实质,并取得合法***实报实销的,属于企业正常经营费用,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所以,留存有效***,是个人税务筹划的一个实用小技巧。
2、了解扣减政策。在认清收入构成后,就要了解自己所能适用的个税扣减政策,包括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除了住房公积金外,保险也是实现个人税务筹划的重要手段。允许个人在规定范围内把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的支出,在当月或当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个税税率***取是的超额累进制,当累进到一定程度时,增加的工资薪金能带给个人可支配收入会越来越少。
个人所得税类的税收筹划还是很多的。但是不同税目;或者同一税目不同时间,不同性质收入,依据不同的税收政策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但是大致有以下几类方法:
1、在不同税目中调整。通过变更收入性质,将高税率的税目转移到低税率的税目中。比方说,可以将劳务报酬所得并入到综合所得中。还有将高税率的工资薪金收入,转移到股息红利中分配等等。
2、同一税目的,可以改变时间差,造成税负降低。比方说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发放,可以在上一年的12月底,和下一年的1月初分两次发放,可以将较多奖金,享受两次优惠计算。
3、改变收入发放性质打擦边球。比方说实物发放,可以和食堂结合起来,以实物进餐或者收取少量现金的形式规避。
4、可以利用政策的漏洞来规避。比方说大股东、或者高管的借款操过一年以上是会被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可以在将到一年的时候做账面的归还,然后再择机借出等等。
5、通过改变资产性质来规避。如将本需个人购买的资产,如汽车用公司的名义购买,挂在公司名下,既可以规避个税,有可以少交企业所得税。
6、通过股权交易的时间差异,或者股权激励的方式规避(这个就复杂了)。
以上也仅仅只是个人所得税的部分方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税务筹划报考时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税务筹划报考时间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