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筹划看利润,税务筹划看利润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税务筹划看利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税务筹划看利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利润过大就要多交企... 显示全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税务筹划利润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税务筹划看利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利润过大就要多交企业所得税吗?如何计算具体差多少成本费用票?
  2. 企业所得税上面的营业成本必须和利润表上面的营业成本一致吗?为什么?

利润过大就要多交企业所得税吗?如何计算具体差多少成本费用票?

如果但看计算公式,我个人觉得企业所得税是最简单的一个税种

纳税额 = 应纳所得额税法利润) * 税率

税务筹划看利润,税务筹划看利润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常规的适用税率是25%。

按照最新的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政策,100万以下是5%的税率,100万-300万是10%的税率。

此外,还有20% 和15%的一些优惠税率。

税务筹划看利润,税务筹划看利润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复杂一些的是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税法的利润和会计利润不是同一个概念。所以,每年5月前,财务需要把上年的会计账务做所得税纳税调整,按照税法要求进行调整或者调减,最后才能确定最终的应纳税所得额。

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利润越大,要交的企业所得税自然就多。100万交5万,若是50万,就只需要交2.5万了。

但是,不是所有的利润都可以用成本费用票来解决,且若是为了拿成本费用票去虚开发票,那绝对就是高风险行为,并不值得鼓励。

税务筹划看利润,税务筹划看利润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谢邀!

1.利润过大就要多交企业所得税吗?

不一定,要按税法的规定对利润做调整,调整后的值称之为“应纳税所得额”,如果有“应纳税所得额”,则需要按相应税率和方法计算最终的应纳税额

按题主的提问。建议找专业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或专业的财务人员就做具体咨询,因为对于不同行业会有不同的税收优惠。

2.如何计算具体差多少成本费用票

涉及到对不同费用的不同计算,细说起来会比较复杂。建议找专业的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或专业的财务人员就做具体咨询。

利润过大不一定就要多交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取决于两个因素:应纳税所得额和税率。

1.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应纳税所得额可以直接计算得出,或者通过会计利润进行调整得出。通常我们会选择用会计利润进行调整。

那么这个时候,多交税可能来源于两个因素:一是会计利润本身很大,二是需要调整增加的项目很大。

对于会计利润本身很大的情况,说明企业的业务做得好,毛利可观,成本控制得当,这时候可能要多交企业所得税,但不是必然。

(1) 注意看看企业是否有纳税调减的项目。如果碰巧有不征税或者免税的项目,那么可能就能做纳税调减,少交税。

(2) 注意看看企业是否有加计扣除的项目。比如研发费用、雇佣残疾人等等。

(3) 注意看看企业是否有可调节的项目。比如税法规定的可以选择性的政策,不超过500万的设备、器具折旧可以一次性扣除。

利润过大当然要多缴企业所得税。若想少缴税,也需要税务筹划,一是保证行业利润合理性,二是取得的费用***是实际发的(至少在形式上)。如果有小微企业的条件,就尽量把利润控制在优惠税率的额度之内。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基础是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大了,交的所得税就多,否则就少。

但是会计利润并不等于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时在企业利润的基础上,进行调增,或者调减,最后得出的。成本费用,如果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没有取得扣除凭证,就要做调整处理广告费,业务招待费,也有一定的扣除比例。按照会计核算计算出来的利润,不一定符合税法的扣除标准

衡量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水平的,就是企业的所得税税负。企业的所得税税负,一是跟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比较,二是跟自己去年的同期比较。应纳税所得额的大小,没有固定的数据,至于说到差多少成本费用,也是在确定了所得税税负的基础上进行计算的。

比如去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100万,交了5万的所得税,税负就是5%,如果按照这个税负水平,今年实现了120万的利润,那么应交所得税就是6万。知道了收入多少,费用多少,所得税多少,剩下的就是成本费用了。成本费用当中,有多少取得了扣除凭证,有多少没有扣除凭证,还有多少需要取得扣除***,就可以算出来了。

企业实现多少利润,要交多少所得税,并没有一个定数,如果非要比,只能是跟自己同期,或者跟同行业的利润水平来比较。

企业所得税上面的营业成本必须和利润表上面的营业成本一致吗?为什么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明细表里面的营业成本金额是要跟经过审定的利润表上的营业成本保持一致的。

申报企业所得税的时候,并不是说要按照税法的规定,完全重新编制财务[_a***_],而是基于会计核算的结果,将税法与会计核算的差异,作为纳税调整事项,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企业所得税所得额。

例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2019年利润总额100万,本期计提坏账准备10万,本期业务招待费超支5万,那么应纳企业所得税所得额=100+10+5=115万。

针对营业成本来说,可以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营业成本=会计报表的营业成本+纳税调整事项;

一般营业成本核算内容是采购材料生产车间工人工资及设备折旧等,不存在什么纳税调整事项,致使可以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营业成本=会计报表的营业成本。

特殊情况下,例如房地产行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的时候,需要根据预收房款的变化来算应纳税收入,根据核定的毛利率计算出来本期可以税前扣除的营业成本。

至于季度企业所得税申报的时候,一般不做纳税调整事项,需要综合考虑当年能够实现盈利的情况,考虑季节性淡旺波动。

旺季的时候完全根据会计报表来填的可能预缴的企业所得税额比全年应纳税额还要多,导致公司大量资金被占用,所以需要根据全年预算的数据来平均填写一下季度企业所得税。

这个要看企业所得税报表上的营业成本的口径与利润表上的营业成本口径是否一致。一般来说,企业所得税报表较企业财务报表的项目简单,营业成本可能是合并后的营业成本口径,比如包含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具体你需要对比两表项目,进行填写并确保最终会计利润一栏是一致的。

按照税法的原理计算的营业成本与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利润表上的营业成本是可能会产生差异的,但就所得税汇算清缴来说,收入成本费用明细表里的数据是按照财务口径来填报的额,所以是一致的。

由于税法和会计准则的核算口径是不同的,所以天然存在税会差异。也因此需要进行所得税的汇算清缴。

我们进行税收计算的时候,可以有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计算的,那么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及各项扣除-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在这种情况下,收入、成本、费用经过调整可能都与利润表上有所不同。

但实际中,我们年度汇算清缴的表格设计是***用的间接法,也就是在会计计算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有一部分数据是根据会计报表填写的,所以,在这一部分并没有考虑税会差异,而是在后面进行的调整。

通过对实际申报时候的情况进行分析,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营业成本的填写。

(1) 在季度申报的时候,一般都是按照会计报表填写了。当然,这当中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有的企业为了避免出现最后退税的情况,会进行一些调整。

(2) 在年度申报的时候,主表的1-13行应该都是根据会计报表来填写的。税会的差异,在后面予以调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税务筹划看利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税务筹划看利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0591hsz.com/post/74349.html

dfnjsfkhak 2024-11-30 21:26 0

回答数 0 浏览数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