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机械财务管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机械财务管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机械加工企业的会计做账务处理的相关程序是什么?
- 用设备投资的会计分录怎么做呢?
- 购入500万以下的设备,会计核算时能一次计入成本费用吗?
- 机械工程师要求会计算吗?具体需要那些技能?
机械加工企业属于工业企业。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大环节,其中生产环节为组织产品生产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产品对象形成产品生产成本,即为制造成本。要进行产品成本的计算,产品制造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销售成本结转的正确性,进而影响当期的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账务处理的相关程序和工业企业一样处理,建议你看看有关工业企业的账务处理办法。
用设备投资的会计分录怎么做呢?
设备对外投资首先也要通过固定资产清理作分录借:固定资产清理—某设备借:累计折旧—机械设备贷:固定资产—机械设备—某设备发生清理费用作分录借:固定资产清理—机械设备—某设备贷:库存现金根据双方确认设备评估价值投资额作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贷:固定资产清理—某设备固定资产清理余额属货方结转作分录借:固定资产清理—某设备贷: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固定资产清理余额属借方结转作分录或借: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贷:固定资产清理—某设备
购入500万以下的设备,会计核算时能一次计入成本费用吗?
不建议企业这么做,理由如下:
1、固定资产的核算,应当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按照企业的会计政策执行,企业不应随意改变会计政策。
2、之所以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来,可能是与国家税务总局固定资产折旧回事扣除税收优惠政策有关。
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企业所得税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3、企业不需要为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而随意改变会计政策。
在会计核算上,建议还按照企业会政策执行;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可以按照税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纳税调整,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调减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如果企业随意改变会计政策,对2018至20203年购入的价值500万元以下的设备器具等,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时,会计师肯定会对财务报表做出调整。
在不改变会计政策的前提下,通过纳税调整享受作为费用一次性扣除政策,操作更加方便,简洁。这样既保证了会计政策的连续性和严肃性,又不影响企业享受作为成本费用一次性扣除的优惠政策。
会计核算我们除了要看准则,还要看公司的要求,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财税【2018】54号规定:
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这里也是指的是“允许”,是一个可以选择的政策,企业还是有自主选择的权利的。
而会计上我们可以看看准则的要求。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以选择的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在这些方法当中,涉及到两个关键的要素:预计使用寿命和净残值,而这两项因素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状况来合理确定,也不能随意变更。
实务当中,很多企业都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了内部的固定资产使用和折旧的政策,在这种情况下,显然不能因为税法的“允许一次性计入费用扣除”的规定,就改变会计上的计量方法。
回答:
会计核算不能一次计入成本费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企业应当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和预计净残值。
因此,会计核算时,要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符合固定资产定义的(很多单位还会自行制定一个价值标准,比如3000或5000元等),要作为固定资产[_a***_]并按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仪器设备;
如果是2017年新购进的,不可以享受一次性扣除的新政策。
如果是2021年以后新购进的,再等具体政策公布。
总之时间段为:2018.1.1-2020.12.31
1.以货币形式购进的固定资产,除***取分期付款或赊销方式购进外,按发票开具时间确认;
2.以分期付款或赊销方式购进的固定资产,按固定资产到货时间确认;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竣工结算时间确认。
《企业会计准则》虽然对固定资产已不设金额的限制,但明确可列入固定资产的条件即
1.为生产或经营管理而持有;
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满足这两个条件,财务人员即可将购入的设备计入固定资产。
那么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购入500万元以下的设备,肯定是为生产而持有,且使用寿命肯定超过一个会计年度,所以无论税法有何规定,财务人员都要将该设备列入固定资产进行会计核算,在设备预计使用年限内,按月计提折旧。会计核算肯定不能一次计入成本费用,这是不容置疑的。
那么,企业一次性购入500万元以下的设备,有何税收优惠呢?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46号公告: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今年,该优惠政策到期,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2021年6号公告,该项税收优惠执行期限延长至2023年12月31日,继续延长三年。
所以,购入500万元以下的设备,会计核算要入固定资产核算,但在交企业所得税时,可以作一次性扣除。
比如:2021年12月,企业购入一台设备450万元,财务入帐入固定资产,2021年全年,该企业报表利润刚好为450万元,(***如该企业无别的纳税调整事项),450万元利润即为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那么这个企业要交的2021年企业所得税=450万元-450万元=0元,即:当年不用交企业所得税),节约了该企业当年的企业所得税资金450万元x25%=112.50万元。
我的回答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您好,我来回答。
世事无绝对,购入500万的设备主要看用途、企业性质,才能决定会计核算方法,常见情况有以下几种:
若是一般的工业企业,购入设备的目的为了生产商品或提供管理职能,则应确认为固定资产,这个没有争议,现实中最多的情况也是这种。
若是将设备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无论什么企业,则应先计入“工程物资”,安装时转入“在建工程”,最终还是转入固定资产;
若是用于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上,无论价值多大的设备,都属于材料,计入“工程施工——材料费”,最终将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若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设备用于开发项目,记入“开发成本”,达到出售条件时转入“库存商品”,最终记入当期损益。
若是专门销售该设备的商贸企业,则购入的设备属于存货,计入“库存商品”,确认销售收入时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
总之,是否一次性计入成本需要根据该设备的用途、企业性质决定,即经济实质,而非单纯地看金额和设备本身的功能属性。
机械工程师要求会计算吗?具体需要那些技能?
是的。应该说,会计算是机械工程师的一项基本技能。
需要的技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编程:例如Matlab、Python、C++等计算机语言
线性代数和微分方程:结合编程进行数值分析
工程数学:例如空间变化、傅里叶变换、复变函数等
统计学:各种统计分析方法
振动理论:计算响应、减震、旋转机械等
静力学、固体力学:精通铁木辛柯的弹性理论
动力学、高等动力学:主要应用运动控制、机器人等
热力学、流体力学:这个在国外是必修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机械财务管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机械财务管理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